辛亥革命博物馆

【研学主题】:缅怀历史,放眼未来

【适龄群体及参与人数】:小学/初中/高中5 0 - 1 5 0 0人

【研学背景】: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实践活动,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激发学生爱国、爱家、感恩社会、感恩父母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,湖北星桥旅行社联合学校举办“重走红色之路,缅怀英雄先烈”的研学活动,带领学生走进那一段段难忘的历史,走近那些历史中的革命前辈。


【研学目标】:

1、认知目标:

了解辛亥革命历史;

了解革命先烈的爱国经历;

区分辛亥革命与武昌起义的区别。


2、情感目标:

宣传辛亥革命的深远意义;

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;

传承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。


【研学地点介绍】:

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 0 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,总建筑面积2 2 1 4 2㎡,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,北临彭刘杨路,南抵张之洞路,东邻楚善街,西靠体育街,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,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(红楼)、孙中山铜像、黄兴拜将台纪念碑、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。博物馆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,设有1个序厅、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,集陈列展示、文物收藏、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,《共和之基——辛亥革命历史陈列》分为晚清中国、革命原起、武昌首义、创建共和、辛亥百年五个部分,展示了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 2 8件(套),历史照片6 9 4张,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 7处,艺术品1 2处,多媒体2 0处。


【研学内容】:

1、学习晚清中国历史,了解辛亥革命源起

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,争相瓜分中国,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丧权辱国。人民多灾多难的悲苦生活,加重了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。面临重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,觉醒的中国人开始顽强地探索救国复兴之路,然而各种自救运动也未能挽救大清帝国走向沉沦的命运。1894年11月(光绪二十年十月),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。1895年2月,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,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,恢复中国,建立合众政府,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。


研学课堂:

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?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?


2、学习武昌起义内容

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(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)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,也是辛亥革

命的开端。黄花岗起义失败后,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,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

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。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,终于在1911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。起义的

胜利,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,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——中华民国,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,在中国历

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

研学课堂:

武汉有哪些以革命先烈名字而命名的道路?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区别是什么?


3、展望辛亥革命百年发展

百年来,华夏儿女、辛亥后裔和海内外的学者,或追念先辈,或探究历史,共同为弘扬辛亥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,促进

和平统一大业不懈奋斗。


研学课堂:

作为一个少先队员/共青团员,同学们从辛亥革命中学习到了什么精神?


【阅读课外书籍建议】:

一场低烈度的革命,一个大变局的中国,——《辛亥:摇晃的中国》张鸣

洞察历史当事人面对“决定性瞬间”的权衡与决断。——《辛亥年》祝勇

在乱想中演练共和。——《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》


【研学安排】:

20231014234126.jpg